工业机器人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围绕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业展开激烈竞争。
2023年初,工信部发布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表示,在制造业领域,“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这意味着,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工业机器人,正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成为产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方向。
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具有众多优势,如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发展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意义也十分重要。
国内在密集出台的政策和不断成熟的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场景应用加速拓展。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这一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内容来源于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