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期|人形机器人:定义下一代颠覆性产品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在科技创新的丰富棋盘上,人形机器人是新兴起的棋子,它们正在走出科幻电影,逐渐步入我们的工厂、社区,甚至家庭。这份文件不仅是一张创新发展的蓝图,更像是一次号角,宣告人形机器人正准备接管未来的指挥棒。
回想一下计算机的诞生,最初只是庞大的数据处理机器,然后演变成办公室的辅助工具,如今却彻底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成为现代工作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最初只是觉得它是替代固定电话,用来联系亲友的新方式。谁能想到它会从最初的便携电话,演变成了掌上的信息中心,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管理我们的社交、娱乐、购物,甚至银行业务。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一开始被看作是一个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小范围补充,现在它们正领跑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和绿色交通运动。
《意见》将人形机器人置于与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同等重要的位置,称之为“颠覆性产品”。这些产品共有一些特性:
首先,对于家庭和个人而言,如果人形机器人能够达到与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相同的重要性,那么它们必将成为家庭乃至个人生活的标准配置,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正如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形机器人将演变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终端消费产品。
其次,在商业领域,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别催生了各自行业内的领军公司,塑造了各个时代的商业巨擘。同样,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即将见证其领军企业的兴起。这些领军企业,数量虽不多,但预计将产生巨大的全球影响力。《意见》的目标是培育出“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以及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这将引领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再次,类似于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也预示着跨行业整合的新时代。颠覆性产品不仅在其原始领域内发挥作用,而且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和创新。比如,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新能源汽车推动了汽车产业与环保、能源产业的结合。同样,人形机器人也将成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的汇集点。人形机器人具备将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健康护理等众多领域融合的潜力,这不仅能提高各行业的技术水平,还有可能促进全新产业和服务模式的诞生。
内容来源于澎湃网,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