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8-955

工业机器人帮助劳动者向高阶价值转移返 回

发布日期:2024-04-23
工业机器人帮助劳动者向高阶价值转移
 
 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会不会抢夺人类的饭碗?如果工厂都用上了机器人,那以后工人的出路在哪里?“机器换人”在给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在社会上引来诸多争议。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就诞生在美国。当时美国失业率较高,由于担心失业带来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动荡,美国政府并没有支持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在美国发展受限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反而给劳动力短缺的日本带来了福音,很快进入实用阶段。
 
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工业机器人被大量用于各类汽车生产线、3C产业(即电脑、通信和消费性电子产品)、机械加工等各领域。在大量重复性、繁重、有毒有害、危险性作业等方面,工业机器人展现出人力无可比拟的效率优势。
 
《中国制造2025》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2023年初工信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表示在制造业领域,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智能制造在发展中的意义,在很多地区开展规模庞大的“机器换人”行动。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个口号虽然通俗易懂,有助于企业理解、推动智能制造的落地,但是,一些企业过多地强调了设备、技术层面的价值,只是简单地购买大量高端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忽视了人在企业中的价值。如果工业机器人始终只是作为辅助工具,却没有真正跨越现有生产局限,开拓出新的独立生产领域,产生新知识、新技术,那么“机器换人”带来的影响是短暂的。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能够通过提升效率、产品质量等途径促进产业升级。但产业升级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技术进步,却不是工业机器人力所能及的,必须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来完成。”长期钻研该领域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蔡震坤谈到。
 
内容来源于证券时报,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提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