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两大省级平台正式获批
上个月底,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就《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行动计划显示,安徽省到2027年欲初步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该省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部署正在加快,两大省级平台近日正式获批。据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下称“江淮中心”)方面发布消息,由该中心牵头建设的安徽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已相继获批。
江淮中心成立于2021年9月,是安徽省委批准设立、省部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该中心为安徽省省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一体两制模式运行,致力于智能无人系统、先进探测与感知、先进物质与能源、关键共性技术四大发展方向,注重在原理突破、技术攻关和应用推进“三线”布局,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安徽省政府网站显示,今年的4月10日,安徽省科技厅对上述安徽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公示;随后的5月20日,安徽省发改委对上述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在内的拟批复组建的11个省产业创新中心进行了公示。
江淮中心方面介绍,安徽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由江淮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
实验室面向我国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这一主轴主线,围绕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测评”全方位全链条技术布局,形成“提出需求-技术突破-技术迭代-场景落地”的内循环,加速突破智慧大脑、敏捷小脑、强健肢体和综合测评四大核心关键技术,建设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前沿科研机构,专注于核心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将为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内容来源于澎湃新闻,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