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的“机器人班组”
鳊鱼洲长江大桥位于江西、湖北交界处,是我国首座交叉索斜拉桥。春运期间,南昌铁路局九江桥工段检查工区工长程亚卓率领团队,在凌晨没有列车通行的时间,利用无人船、桥梁拉索检测机器、激光除锈仪等设备,对大桥进行检修,被大伙称为“机器人班组”。
“测绘数据事关铁路安全,要分毫不差,机器人帮了大忙!”程亚卓扬了扬手中的无人船遥控器,“过去,测绘工作要人工潜入水中,易受过往船舶、天气等因素干扰。现在,有了无人船,两小时完成工作,还能大幅提升测量精度。”
没多久,无人船驶回岸边,河床纵断面图同步绘制完成。程亚卓又放出水下机器人,进行桥墩状态探测。
不远处,形似蜘蛛侠的桥梁拉索检测机器在大桥斜拉索上快速爬升,班长刘泽聚精会神盯着身边的电脑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数据线平静无波,钢索无损伤情况。10分钟后,刘泽长出一口气,绷紧的肢体松快下来,“这条钢索通过检测,再检修下一条”。
鳊鱼洲长江大桥有两个主塔,牵挂着368根斜拉索,承受了近8万吨的斜拉索力,每一根斜拉索状态都关乎安全。“以前,我们乘坐吊篮,整个人悬在江面上空,一根一根地看拉索情况,花一个月时间检修。江面风大,风一吹,眼睛都难睁开。现在用机器人,6天就能完成工作!”刘泽高兴得直搓手。
内容来源于光明日报,经工业机器人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