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8-955

汽车加速向“机器人”转变返 回

发布日期:2023-11-02
“汽车是被电气化最后定义的一个最困难的领域,而且不是新兴行业。”在刚举办的2023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如是说。进入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AI大模型、高通8295芯片和双NVIDIA DRIVE Orin芯片、文心一言、高阶智驾ROBO Drive Max……这些硬核软硬件都齐聚在了一款车身上,一下子带火了“汽车机器人”的概念,它就是百度与吉利合作的极越01。不过,若说这款车就是“汽车机器人”,还言之过早。它出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向人们展示了智能车向“机器人”加速演变的重要趋势。
工业机器人教育网
 
很多人对机器人的初步认知是,它们是可以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设备”,譬如生产车间的机械手、可以采摘蔬菜果实的自动设备等。但人们对汽车若要进阶为“机器人”范畴,一般认为应该具备一定思维能力。正如最新车型极越01所展示的,它可以“学习”。尤其该车在“文心一言”大模型的赋能下,语音AI能够根据车主的日常对话,积累“词汇”和被训练,实现更高的交互效率。同时,高通8295芯片,也进一步提升了车辆智能化的上限,呈现出“最接近人与人自然交流”的智舱语音交互能力,智能座舱也拥有了逻辑推理、策略规划和内容生成等诸多能力,厂家甚至介绍说它还能解奥数题。
 
如此强悍的语言交互能力,背后是高算力的支持。高通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8295芯片在极越01上出现,并首次完全启用双NPU(60TOPS),这是当下市面上主流芯片算力的8倍左右。
 
此外,以文心一言为代表的AI大模型的“上车”,赋能车机“智商”达到新高度,不仅能覆盖车内车外、四路同说、连续对话等复杂场景,还可融合语音、手势、视觉识别等多模态交互,实现全域全离线语音。语音AI算法全量本地化,语音识别速度快至500ms,就连车外语音控车/泊车已经成为现实,再也不用对着手机APP一通盲操作。而且AI语音非常“认主”,在车外语音召唤时,也不会随便听从其他陌生人的指令。
 
内容来源于广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提示消息